一、职称工作改革做法、亮点及成效
(一)公开政策,严格条件,规范程序,认真做好初、中、高级职称的资格审查和材料上报工作。在科学设岗的基础上,我们严格执行“一公开、二展示、三考核、四评议、五监督”的程序和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各级各类职称的申报、推荐工作。一是公开政策。将当年上级下发的文件及时传达到各有关单位,对前来咨询和电话询问者耐心解释,对当年职称工作新政策广泛宣传。二是严格条件。我们对申报人员的各种材料严格审查,一丝不苟,严防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对弄虚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三年内不得申报。三是规范程序。每年的职称申报工作,从个人填表到单位审核,从申报推荐到评委评审,严格按程序进行,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各环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谁审核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凡未经公开展示的材料一律不上报,凡未按规定程序推荐的人员一律取消参评资格。让每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心底踏实。
(二)合理安排,简化流程,提供平台,圆满完成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与兰州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网络培训协议,切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既减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盲目性,又便于学院的统一管理。
二、存在问题
(一)由于受岗位设置的严格控制,高级评审指标很少,导致部分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教师和部分优秀教师不能按时参加职称评审,严重挫伤了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完善职称的评审与聘任制度,逐步做到评聘分离。凡符合评审条件的都可以通过评审取得任职资格,但不兑现工资待遇,只有在单位结构比列限定的岗位职数内,通过竞争上岗被单位聘任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待遇。这样既对在岗人员形成压力,又调动了部分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评审细则要不断更新,科学,具有可操作性。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评价一个教师的标准和要求也有着相应的变化。比如某教师曾经暑假几次自费参加过市厅举办的教师学科骨干培训,但这在职评细则中却毫无体现。
(三)评价标准简单划一,缺乏量化,过于笼统抽象,造成对业绩贡献、水平能力的评价内容的主观性和随机性的情况。评审标准要强调专业特色,按责任大小、工作难易等细化考评标准,以区分出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和业绩的差异。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量化评审指标,包括基础指标、政治思想指标、业绩指标等,以增加可比性;增加必要的弹性因素,充分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如奖励情况、各种先进荣誉、考核等级、各种培训证书等
三、不在编专任教师职称改革的建议
(一)实行评聘分开,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制度,
(二)单独作为一个职称序列,不占单位职称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