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
摘要: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步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后,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步确立起来的新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发展建设思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不断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逐步确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随着社会现实与时代需求的不断深化,想要持续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需要价值和文化底蕴的支撑,这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发展的更深层要求。
关键词: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形成的条件
历史是分时代的,不同的时代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都各具特征,这种特征基于时代的实践需求凸显,不同的时代条件也为一定社会在某一阶段的发展设定了要求,符合时代条件、解决时代之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相对的时空中促进社会的发展,历史性的谋篇铺排之中必须树立时代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紧扣时代条件,突出时代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跨越中,把握社会主义矛盾转变和全面决胜小康的时代条件,瞄准当前思想文化建设的新指向,回答在文化领域应当如何应对和解决这样的突出时代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国家发展整体框架上的一个高度概括和总结,力图通过对各方面变化发展以及现实情况的把握去瞄准社会问题的“靶心”,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建设时期的经验都告诉我们,瞄准了这个“靶心”并针对这个“靶心”做出适时的调整与安排,就能实现新的发展。主要矛盾的认定带有全局性和整体性,但是主要矛盾同样也展现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于文化板块而言,相较于之前较长历史时期内我们精神文明的缺乏,目前所呈现的状态则是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的混乱,中方的和西方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进步的与落后的、一元的与多元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不断在同一片土地上交汇和碰撞,文化的不均衡发展也是区域不协调的重要表现,面对纷繁复杂的文
化产品,人们当如何摒弃盲目从众的选择也是问题的突出表现。在这样的矛盾表现下也就需要新的文化思想指导,去开展在新的主要矛盾变化之后如何解决新的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发挥的作用己与过去的某个时期完全不同,必须在把握时代条件之中厘清各方的关系,破除各种认知上的障碍与误解,真正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文化领域的各方面问题,力求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增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气质和风格。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重点阐释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指出目前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性。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以关键词搜索“意识形态”,截止2018年8月共有108条搜索结果,也就是自2013年以来,平均每月都有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社会生产力水平越发展,社会形态越高级,越需要重视意识形态的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定不移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去指导新时代我国的文化建设。
信仰问题是核心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围绕意识形态问题的核心内容,对存在的反映不断形成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断形成社会意识,一国的文化在形成的社会意识中不断形成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的交流融通日益紧密,中国融入世界浪潮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各国之间经济上的联系日渐紧密,文化的碰撞也随之而来,商品流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物品,更是物品背后携带的文化。在中国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购买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本土产品竞争力后劲不足的情况下,高性价比的舶来品日渐为人们追捧,西方的思潮和文化随之而来,有些人在这样的浪潮中开始去信奉西方理论、西方话语,不仅在商品上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更在评判标准上一律向西方看齐,西方的意识形态不知不觉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这样的威胁之下
必须坚守阵地、坚持信仰,用信仰的力量去教化人和影响人。
三、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己经悄然越过了四十年,当前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打破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唯经济指标一家论的观念和局面,力求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质量的发展需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背后蕴藏的是文化发展方式的问题,当前的文化思想是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命题的新思想,它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凸显时代价值,引领和主导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思想的延展服务于未来,而科学预判未来需要先对现状有一个具体、客观的了解,基于现实才能避免盲目地展望未来,当前我国社会的文化发展格局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兼容并蓄。
开放、包容、并蓄的时代发展趋势决定了在文化方面绝不可能是一元当道的局面,当今的社会在文化上更加的多元、复杂,人们强调个性,重视自我价值的实践,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日趋多样,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风格多样,变幻复杂的特点使文艺作品更加大众化、普及化,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同时文化的传输与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信息的爆炸和堆叠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受到多种文化及思潮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本就是伴随社会存在而存在,因此文化的多元状况不可避免,可能将其归纳为一种具体时代条件下的特征,但这一特征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强调文化的多元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要引导多元的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并且有意识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评判一种文化所起作用是积极或消极的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及在它与我国相结合产生的文化思想中,对文化的性质、特征己有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相适应的文化形态都可以接纳和吸收,并且积极推广,满足大众对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但违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与本质特征的文化形态则必须剔除和抛弃,由于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不可控性,当一种有害的文化传播开来时,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是无法预估且威力惊人的。
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当前文化发展需求中的中心位置,同时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这呈现出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格局,基于对文化现状的把握,是对未来文化发展趋势进行合理推断的一个重要参考点。
结 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繁荣的方针也仍将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对它进行的研究成果是阶段性、条件性的,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用创新态度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论断,用理论的眼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方法论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殷忠勇.文化自信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20 (04):17-23+91.
[2〕陈锡喜,桑建泉.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 3 (03) : 22-30.
[3」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 (04) : 21-24.
[4」邸乘光.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9 (02):7-21.
[5」刘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四个维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 (O1):49-54.
[6〕洪晓楠,周婷.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 (04):1一5+90.
[7〕陈春燕,李芳.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 (05):1-4.
[8〕王永友.论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与科学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 (0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