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14 04:06:17
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此文共4829字]

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先进的通讯设备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组成了“地球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交往越来越密切。口头语言这一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最便捷的交际工具,显得更为重要。因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口语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上作一番探索。

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只注意书面教学,几乎忽略了口语教学。甚至有的老师认为,小学生早就学会了说话,低年级已经进行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识字、阅读和作文,进行口语交际,高年级就没有这个必要了,更何况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还是书面考查,高年级还要面临升学的压力。所以,不少教师对培养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更深的理解,更谈不上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了。

经过调查、实践和研究探索,本人认为,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培养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法多种多样,可从不同途径进行。

一、培养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一)、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流,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社会活动中日显重要,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了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

(二)、是语文学科的要求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故合言之”。叶老先生的意思很明确,“语”指口头语,“文”指书面语,学语文就是学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文本于语”就是说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书面语教学和口头语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对第三学段(即小学高年级)的口语交际提出以下要求: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6、交际中注意语言优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

(三)、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口语交际训练是观察、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能力的综合训练。叶老说:“‘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听说读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口语教学如果得法,语文教学成效显著。这是因为口语教学包含思维训练和表达能力,这两种训练又都跟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紧密相关。这有实验印证:参加实验的10名学生,由于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得到大量训练,使作文水平大幅提高。请看下表:

实验前

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听写能力较差

作文不通顺,词不达意

实验后

能连贯、流利地表达,听写水平提高

作文水平提高,表达自己的意愿

实践证明,良好的语言习惯一旦形成,对书面语的学习和书面作文都是极有力的促进。以口语训练带动书面语训练,使小学生的口语与书面语得到协调发展,其结果是事半功倍;相反,孤立地教书面语,忽略口语教学,其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由此可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现代社会的需要,还是服务于语文科的教学,小学高年级继续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十分必要。

二、培养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从教材中挖掘口语交际的内容,在课堂上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互动过程。我们每一堂课都应该为发展学生口语能力提供用武之地。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作文课等各种课型中,让口语交际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使之与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1、 以课文插图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材中有不少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插图。它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这些图画不仅浓缩了课文内容,而且突出了重点,可以先让学生按顺序、有重点观察插图,再练习口语交际。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可先出示图画,并加以引导:“这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从画面看,桂林的山水怎样?”让学生仔细看图,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说后可指导他们对照课文,看课文是如何描写的。此外,在学完课文后,还可以让学生充当导游,在桂林山水中挑自己喜欢的一处做介绍,甚至还可以引导他们根据所介绍的景点编一些故事、传说。这样,既可让学生巩固课文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真是一举多得呀。

2、通过形式多样的复述训练培养交际能力

复述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说话训练。复述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说话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些学生把复述等同于背诵,其实复述与背诵有着本质的区别,复述是在认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扼要地讲出来,让没有读过课文的人也能听懂意思,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

复述本身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看书必须注意力集中,必须抓住要点;读懂以后要用比较通顺的的语言把内容有选择地介绍出来;组织语言的能力比较迅速。同时,要求学生复述时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做到说话有中心,有条理。没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这些都难以办到,所以,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复述仍然是一个难点。

复述可以分为简要复述和扩展式复述两种:

(1)简要复述

根据小学生概括能力差,说话罗嗦的毛病,我们注重练习简要复述。学生读了课文或一段情节,要求立即抓住重点,说出情节的梗概,或找出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小学生的概括能力,避免说话拖泥带水的毛病。

(2)扩展式复述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力。爱想象是少年儿童的特点,我常常找出课文里的一两句话,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当时当地的情景,体会课文内容,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3、 抓住课文空白点,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课文中有些情节会有省略或跳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作必要补充。《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有好几处给学生留下了“空白”,这正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如课文描写了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在等灵车的时候的神情动作,那么等灵车的还有哪些人呢?他们的神情、动作、甚至会说些什么?教师可在此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并说出来。

课文的结尾多种多样,有的发人深省,有的余味无穷,有的让人遗憾不已。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此良机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思路进行合理想象,可采取该编故事、续说结尾等形式。如《长城》一课,最后有这样一句话:“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搬运条石,如何修筑长城的呢?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作出描述。

4、 切实抓好“口语交际”课型的教学

与中低年级的口语交际相比,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要求更高。对听者,要求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对说者,要求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对象和场合做简单发言。

作为教材的一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应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本人认为,在进行“口语交际”这一课型的教学的时候,应抓好以下几点:

(1)明确训练目的

每一次的口语交际,都有明确的意图,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明确训练目的,把握好训练意图。                 

(2)营造口语交际的气氛

口语交际课有互动性。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建立起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特长与说话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说话,从而切实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做好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就好比画完飞龙后的点睛,龙画得再好,没有眼睛,仍是欠缺。课堂小结既可以让学生明了此次口语交际的任务、意图,也可以让学生从中知道这节课的成败,使以后的训练能扬长避短,也可以使教师得到及时的反馈,更好地进行教学。

5、在用词和造句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词语和句子都是说话的基本单位。无论多长的话,总要一句一句地说下来;无论多长的句子,总是由一个一个词组合而成。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词语教学和造句训练。

许多教师知道学生积累词语的重要,但有一些教师的方法不太合适,有的甚至让学生死记词义。我认为,理解词语必须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理解词语,应该结合课文,既解释词语,又讲解词语的用法。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出现“饱经风霜”一词,如果采用定义式的办法解释成:“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学生对这样的解释很难理解,也记不住,更谈不上运用了。我是根据上下文解释这个成语的:让学生先弄懂“从哪些地方看出车夫‘饱经风霜’?”再引导学生明白“‘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最后再让学生讨论“哪些人会‘饱经风霜’。”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了“饱经风霜”的含义和用法。

用词的训练还可以从辨析近义词、区别反义词、词语搭配等方面进行。

除了抓词语的训练外,还应该强调抓句子的训练。汉语里,哪些词跟那些词拴在一起构成“句套子”,这是应该让高年级的学生知道并掌握的。所谓“句套子”,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关联词”。《只有一个地球》里面有不少这样的句子:“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讲到这些地方,我就会把“不是……而是……如果……就……”等句套子板书在黑板上,指出哪些定方表示选择,哪些地方表示假设,边讲边举例子,末了还让学生口头造句。我常常结合课文,讲了不少关联词,丰富了学生说话的句式。

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训练大多是围绕课文教学进行,从形式上可归纳为听、答、讲、谈、说、议、述、辩等几种,教学中可根据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

(二)结合学生实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局限在各科的教学中。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使学生在最贴近的生活中形成口语交际能力。

1、 口述见闻

学生的生活多姿多彩,上学或放学的路上,车上,家里,电视节目中,课外读物中,每天都有许多的新鲜事。我们可以通过“交流网”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说出来,还可以让听者提出意见。

2、 介绍性的训练

介绍自己。可以说说自己的姓名、年龄、性格、爱好,在那间学校读书,最喜欢的、最讨厌的分别是什么。

介绍一处地方。说说那一处地方的结构、风格、特点等。

介绍自己的想法。例如说出自己完成小制作的过程。

3、 汇报交流

让学生积极参加出版墙报、手抄报等竞赛,要求学生把完成情况向老师、同学汇报,还可以让学生作家庭生活、学习体会、课外交流等。

4、 随机训练

生活处处是课堂。平时接待亲戚朋友,接、打电话,传达学校的通知……这些都是借以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好机会。

总之,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让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各抒己见,发挥自己的潜能,有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能力不但可从各科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训练。

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纠正小学生说话的毛病

高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具备简单的对话能力,但他们还不具备适应具体交际场合的语言能力,说话往往不够大方得体,甚至有语病。表现在:

口头禅和“嗯”“啊”

说话不具体。

生造新词。

声音没变化,快慢高低失当

说话没头没脑,缺乏条理。

(二) 注意引导小学生进行观察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教师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是学生无话可说;二是学生说话三言两语,空洞无物。

生活是说话写文章的源泉,要说好话、写好文章,关键要靠生活实践,靠多多观察。小学生的观察效果跟兴趣和情绪很有关系,注意启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就能提高他们全面观察事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从指导学生直接观察周围的事物及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观察。

(三)面向全体,提高训练的密度

口语交际是听、说及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教师不能随便剥夺学生锻炼的机会,所以,在进行口语交际时要面向全体,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大众面前发言,提高训练的密度,即使不能每人上台发言,也要确保在小组内人人发言。这样,才能使口语交际充分发挥作用。

(四)应当关注教师观念的更新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教师在教育改革的舞台上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由“主导者”变为“合作者”。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所教的内容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学不仅限于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口语交际课中,这一观念尤为突出。因此,教师不但要扎扎实实地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敏锐的语感,还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

教无定法,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习惯的规律,课内课外结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使学生逐步具备现代社会人才的素养。

《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此文共482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尹破魔博客 www.pomosem.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