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的方式 教育学与管理
古有圣贤每日三省其身,今有教书育人者每日三问: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这是武汉名师桂贤娣教授的经典三问。她不仅提到爱的初衷,更强调了爱的方式和结果。很多时候面对学生,我们不是不爱,而是爱错了方式。爱并没有对错,方法才有。
教育确实根植于爱,但爱的方式有好多种,宽容是爱,严苛也是爱;鼓励是爱,惩戒也是爱;倾听是爱,沟通更是爱。但是,爱,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付出与牺牲,更不是压抑孩子天性,逼其循规蹈矩的强制与束缚,而应是教学相长的共生与双赢。
在我短暂的教学生涯中,曾经有个小朗坤深深打动了我。
去年,是我入职的第二年,担任班主任,开学不久,班上转来一位新同学,同事们告诉我这是一个“特殊”的学生,刚开始我以为的“特殊”是调皮打架,对学习缺乏兴趣。直到有一次检测考试,看到他用“我家有只狗,它每天坐在门口汪汪汪……”来填满五百字作文纸时,我满腔愤怒,拿着试卷怒气冲冲跑到领导那儿诉苦,然后,我满怀愧疚地回来了。原来,他是先天智残,其母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他也并不是恶作剧,而是努力的拼凑语句以达到我的字数要求,是我错怪了他。这时,我似乎懂得了,爱是理解,而不是陷在原有认知领域里的故步自封,不是以固化的观点去评判学生。
面对这样一位特殊学生,我该怎么办?思前想后,我觉得不把他当作“特殊”孩子才是对他最大的尊重。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用放大镜发现他的优点,为他创造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陪他感受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也许是擦一次黑板,也许是扫一次地,倒一次垃圾,然后在班上表扬他,鼓励他。时间长了,他变得开朗起来,也学会热心地去帮助别人,同学们也不再用异样地眼光看他,甚至愿意和他交朋友。从这可喜的变化中,我明白,爱的施予,不是纸上谈兵,空喊口号,而是具体行动,润物无声。
再后来,他每天来办公室找我,主动与我分享他一天的学习收获,或许只是背诵一首简单的古诗,做上几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题目。但我发现,只要我每天抽出五分钟的时间和他交流,他就可以开心满足一整天,他要的快乐是那么简单,那么纯粹。于是,我体会到爱是以平等的姿态去倾听,去陪伴,去交流,去理解,绝对不是满嘴说教,也不是站在讲台之上的睥睨全场,更不是在自己和学生之间筑一道冰冷的壁障。
那是在我生日前两天,他刚好生病请假,一次偶然的机会,竟有学生在他的课桌里发现一张作业纸,上面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黄老师,生日快乐!还署上了他的大名,这张纸片很让我惊喜和意外,原来他早就把这份祝福默默放在了抽屉。所以,爱是一颗心去贴近另一颗心,是一双手去温暖另一双手。爱是双向互动,而不是某一方的一厢情愿。
我为他所做的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或许只是尽了一个老师该尽的职责,不曾想却换来了他的真诚。我真的好感动,好幸福啊!这个孩子,让我明白了铿锵玫瑰,师者柔情!
所以,亲爱的,我的学生,我可能成不了红烛,但可以是照明的灯盏,照亮你心灵的园圃,而我自己也将拥抱温暖;我可能成不了春蚕,但可以是脚下的泥土,补充你生命的养料,而我自己也将得到新生;我可能当不了掌控全局的工程师,但可以将自己的脊背铸成知识的桥梁,将你送往智慧的彼岸;我可能做不了日浇夜灌的园丁,但可以做你身旁的一棵大树,陪伴着你一路成长。静待爱心之花自由绽放,笑看理想人生蜂飞蝶舞!
最后我想将一句话献给自己“对于未来的最大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相信我与我的同仁们都能将最好的自己,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精神风貌献给现在,而后在明天的教育征途创造更多传奇,赋予生命更丰富更精彩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