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1 16:47:45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此文共2221字]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可以分成多少份,都用除法计算;同时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3.通过创设具体的情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

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可以分成多少份,都用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揭示: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2.有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个。

二、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

师:你们喜欢《西游记》中的谁呢?说说你的想法好吗?

师:刚才听到许多小朋友说都喜欢孙悟空,那么老师就考考大家,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

师:话说孙悟空自从大闹天空后,带了许多没事回到了花果山,其中就带了一些蟠桃。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喜欢。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吃桃子。

通过复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准备。

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

讲授新课

一、分桃子

课件出示:


孙悟空:把8个桃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

师:在这句话中,需要注意什么?

师: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师:每盘放几个呢?请利用课前准备的圆片代替桃子来分一分好吗?

反馈:

(1)一个一个的分。


(2)两个两个的分。


师:看来大家采用了不同的分法,但是什么是相同的?

师:像这种平均分的分法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师:你知道的真多呀!是的,在数学王国,这种分法可以用除法来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它就是“÷”。

师书写“÷”,并告诉学生:在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师:这个符号就读作除号,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课件出示:

除号的由来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师:那么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呢?首先我们先看要分的桃子是几个?

师:把8写在除号的前面,把桃子分成了几份?

师: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然后写上等号,把每盘放的2个中的“2” 写在等号的后面。

课件出示:


师:这个算式读作:8除以4等于2。结合分桃的过程,想想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课件出示:

8÷4=2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反馈:

8÷4=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2。

二、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师:你们看!小明他们正在操场玩跳绳。

课件出示:


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师:那么你想知道什么呢?

师:咦!怎么这道题与上一题好像不一样呀!你们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得出:

上一题已知分的份数,而这道题知道的却是每份的个数。

师:老师明白了,原来这道题是按每份的个数来分,那么还是平均分吗?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那么可以分成几组呢?用圆片分一分好吗?

师:分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反馈:

由于3人1组,所以每次可以拿3个作为一份。


师:这个过程能用除法表示吗?

师:看来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其实除法跟我们以前学习的加减法、乘法一样,都有自己的名称,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找找。

根据学生的反馈展示:


三、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师: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怎样列式呢?

师: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

师:每份是多少呢?用手中的圆片代替花分一分好吗?

根据学生的展示,课件出示:


15÷3=5(枝)

师:看来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学生:需要注意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

学生:就是说每个盘子里放的桃子同样多。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展示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每个盘子里放2个桃子。

学生:用除法。

学生了解除号的由来。

学生:是8个。

学生:分成了4份。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有12人跳绳,3人1组。

学生:可以分成几组?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是平均分。

学生:3人1组,说明每组的人数一样。

学生独自分一分。

学生自己说说。

学生:能,12÷3=4(组)。

学生翻书这自学,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我知道把15枝花插在3个花瓶中。

学生:平均每个花瓶里插插几枝花?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15÷3。

学生:15÷3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学生独自分一分,然后展示。

让学生通过说说,进一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为后面分一分打基础。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平均分,充分感知分法不一样,但每份数量相同,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除号的书写方式以及由来,加深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认识除法,使学生真正理解除法的意义。

通过让学生说说获取的信息,然后再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审题能力。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为后面揭示来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做准备。

学生已经明确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所以本环节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分一分不仅可以得出答案,更感受平均分的意义。

巩固练习

1.摆一摆,填一填。

(1)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根。

10÷5=□(根)

(2)14个○,2个放1堆,可以放( )堆。

14÷□=□(堆)

2.圈一圈,填一填。


3.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


4.一共有20人,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5.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十六第3、4题。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充分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的敏捷性。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我认识了除法,除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

我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我还知道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自由说一说。

利用说一说的方式总结本课,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总结,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

板书

除法的初步认识

8÷4=2(个) 读作:8除以4等于2

除号

12÷3=4 (组)

被除数 除数 商

15÷5=3(枝)


通过简洁、有效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此文共222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尹破魔博客 www.pomosem.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