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度教师教育实施意见
各中小学、职业学校、民办学校:
为促进全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教育的工作部署和广大教师的实际需求,现对我区xxx—xxx学年度教师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为导向,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以“聚焦队伍,聚焦科研,聚焦课堂,聚焦质量”为工作策略,以骨干教师培养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质量管理年”相关师资培训工作,促进我区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各校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根据xx同志提出的“xxxx”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大讨论,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针对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方法简单粗暴等职业道德失范现象以年级组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宣讲。通过讨论,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切实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促进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搞好学习研讨,让教研活动走向高效。
在教师培训中,各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贯彻xx教发(~)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强化“教学即研究,交流即学习”理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大力进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各校要根据区教育局提出的“质量管理年”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使教研组成为学校发展和教师提高的主阵地,按照xx教发(~)4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意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各校要根据学科教师构成情况提出学科集体备课次数要求,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首席发言人、研究重点和拟达成的目标,使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专业技能提高的重要载体。各校每学期应分年级分学科推荐2至3篇优秀教学设计挂在xx教育网上。
2、开展好“磨课”活动。磨课是以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为目的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各学科教研组每学期要开展两次以上的磨课活动,使教师经历深层次的专业对话过程,伴随磨课成长。为保证这项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各校要做到:
第一、磨课的引领者要力求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让所有参与者进行最大程度的交流与对话,通过对话让共同成长的理念得到落实。
第二、每位教师在磨课活动中要努力做到“四个一”即认真上好或听好每一节课,做一次高质量磨课发言,写一份有分量的磨课心得,向任教者提一条有价值的教学建议。
第三、强化对研究氛围的调控。要求教师在磨课活动中少讲“人情话”、“场面话”,多提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
第四、以“上课——磨课——上课”为操作模式,使上课和磨课形成一个前后相通,及时反馈的教研工作链条。
第五、引导教师形成“好课多磨”的研究意识。各校要以“抓微观、抓具体、抓落实”为指导,制定教学研究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在磨课中各显其能,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专业智慧。各校可通过xx教育网在bbs平台上进行磨课活动交流。
3、开展好教学反思活动。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做出理性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要引导教师进行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堂的常规反思外,每学期还要至少写一篇具有价值的反思日记或反思研究论文,在学科教研组内交流。各校要为教师开展网络教研创造条件,鼓励教师上网,与同行或专家交流反思成果。
4、继续搞好教师读书活动。《课改在线》是教师的必读书目。此外,教师应至少订一种学科教学专业杂志,自觉养成研读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三)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搞好校本研修工作。
1、校本研修的目标应立足于建立学习型组织。各校要营造有利用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立足于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让教师在集体研究中互动共生,形成相互接纳、彼此依存的专业群体,使教师个体在教师集体的影响下提高实践水平,提升专业品质,生成教育智慧,实现最优发展。
2、校本研修内容应聚焦在课堂教学上。各校应引导教师着力研究常态下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怎样将先进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由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的转变。
3、校本研修形式应以专题研讨为主。各校要加强年级组、学科教研组建设,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课例分析、微型课题等校本研修活动,形成合作型、对话型、反思型的教学研究机制,围绕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两大主题,夯实专业基础,提升教学能力。
4、校本研修的方法应以教师自主发展为主。各校应在充分研究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修方案,致力于营造和谐向上的教师团队,引进共生理念和对话机制,采用“头脑风暴法”、分享式讨论、批判性讨论、问题解决式学习等方式,进行整合性自主学习,解决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四)、抓好榜样示范,打造名师队伍。
各校要以贯彻落实《xxx区骨干教师队伍实施办法》为途径,继续实施《xxx区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养和造就名优教师队伍,通过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青年教师培养是当前我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各校要根据区教育局制定的青年教师三年培养方案,明确结对帮扶的目标和任务,规定相互听评课节数,建立示范课和汇报课制度,帮助青年教师切实提高专业技能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五)、扎实搞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区“xxx”课题指南已经发布,各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确立研究课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工作的状态下进行课题研究更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此,各校应重视引导教师开展教育叙事、微型课题等形式的教育行动研究,使学校教育科研指向于课堂,指向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上。
三、组织与管理
1、各校应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工
作领导小组,明确规定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努力寻找适合本校教师需求的教师全员培训模式,完善本校教师培训的措施和办法。
2、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各校应将校本研修以行事历的形式纳入学校工作总体安排,落实好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工作环节,对照《xxx区教师队伍建设考核评估表(试行)》在~年6月15日前认真开展自查并填上相应的自评得分上报区师资培训领导小组。区教育局将组成考评组对各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评估,作为学年目标考核和评优的依据。
3、名师培养是我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各校要加强对各级骨干 ……此处隐藏8510个字……政管理。乡(镇)中心学校要明确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乡(镇)内村小(教学点)的日常管理。乡(镇)中心学校校长是本乡(镇)小学教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是本乡(镇)内村小(教学点)教师管理的直接责任人。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应经常深入各村小(教学点),了解农村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乡(镇)中心校要定期组织村小(教学点)负责人的学习培训,增强政治责任心,提高管理水平。
二、严格编制管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需要
严格执行《四川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试行办法》(川府办发电[2014]46号),依法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各地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根据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学生人数及结构变化,适时调整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要求,逐步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及总量、结构不合理问题。
建立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学校编制出现空缺应及时补充,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学需要。每年的7-8月,为中小学教师集中调整和补充时间,具体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县级财政部门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编制内教师工资等经
费。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各地必须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各类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对长期在编不在岗的教师,要按规定办理辞职、辞退手续。坚决清理清退代课人员。
三、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农村中小学教师入口关
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凡在农村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在学校工作的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出教师队伍。违背《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相关规定的教师,一律撤销教师资格。
四、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建立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农村中小学要按照资格准入、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度。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由乡(镇)学校与受聘用(任)的教职工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农村中小学做好教职工定岗、定员和聘用(任)工作,切实做好富余人员的分流工作。坚决精简、压缩学校非教学人员。学校新聘教职工和解聘教职工一律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
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考核制度
农村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考核工作的意见》、《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考核测评标准》和《四川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施办法》和《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八条规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职工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保证考核落到实处,通过考核促进管理,并将考核的结果与职务晋升、工资晋级、表彰奖励和教师聘任结合起来。教职工考核要做到平时考核与学年(年度)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群众考核与组织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社区参与考核相结合。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年度考核,组织力量定期对县内所有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六、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建立中小学教师服务期制度和定期交流轮换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人[2014]2号),建立大中城市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凡大中城市城区和县城城区中小学2014年以后新聘任的教师,一般应到农村中小学任教2年。每年各地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城区中小学教师必须要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才能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鼓励城区教师在编制、工资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到农村学校服务。建立“校对校”、“师对师”的城镇对口支援农村教育的制度,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逐步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制度。在同一学校任教(任职)满9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校长),一般应在同层次学校间进行交流轮换,对年龄男满50岁、女满45岁的教师(校长)可不纳入交流轮换范围。交流轮换的区域范围原则上控制在本乡镇内。安排交流轮换而不服从者,当年年度考核等次最高只能评定为“基本合格”,之后三年也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并不得参与各种评优及特级教师的评选活动。
各地要积极采取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设置农村教师津贴、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和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和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任教。
七、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各地要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四川省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四川省规范教育收费工作八条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其他有关保护
青少年学生的有关法规纳入经常性的学习教育活动中,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责任制、学校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益案件报告制度、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等制度,要设立“师德师风举报电话”,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新聘教师上岗前必须接受包括师德教育在内的岗前培训。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教师,要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处理,对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各地特别要注意杜绝教师严重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教师严重侵犯学生人身权的案件,学校必须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查处,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依法追究责任人、校长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推卸责任、延缓上报的要追究学校领导的行政责任,对包庇罪犯、隐瞒不报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八、加强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和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培训工作。农村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构建农村教师和校长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和落实每名教师五年必须接受不低于240学时的培训计划,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原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纳入预算,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建立县城学校对口支援乡镇农村学校制度,县城学校选派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本县农村学校进行短期讲学、讲课。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从乡镇农村学校选拔热爱基础教育工作、政治思想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县城学校学习,由县城学校选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教一年,为农村学校培养高质量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人事厅
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财政厅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