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学社社长述职报告
【背景概要】本文为灵某作为第四任社长的任期内(2014年9月~2014年6月)年度述职报告,本文前两部分已在2014年6月1日换届大会上宣读。依据当天的社长承诺,于今日完成本文终稿,并予公布,备后人参考。
尊敬的各位嘉宾、普通社员代表、本届理事会成员、社外友人:
你们好!我是心理学院11级王予灵,华中师范大学国学社第四任社长。下面我将做本届任期(2014年9月~2014年6月)内的年度述职报告。
我常和理事会里的一些同学说,我从来不是一个优秀的社长,却,至少在过去一年中,是最认真负责的社长。在任一年来,有功有过,但始终没有忘记在2014年10月27日第四届社员大会上的许诺“志在国学交流,专注社员服务”。这一年,我一直在践行这十二个字。
下面我将从社团活动、社团建制、社团文化三个方面做具体报告。
一、社团活动--学术与人文并重
过去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哪些活动?
常规活动:晨读、人文徒步、读书会、组聚、讲座。
大型活动:华师首届国学知识竞赛。
学期特色活动:古风节目《采薇》、古风广播剧《牡丹亭》、《荆轲刺秦》(后期制作中)。
校际联合活动:华科华师两校联合读书会、华科华师两校联合人文徒步、华科华师武大三校联合上巳雅集、华师武大联合人文徒步等。
校际交流活动:友情支持围观兄弟高校国学社大型活动。
(在“社团活动--学术与人文并重”部分,将重点论述学术与人文的二元矛盾问题,有关具体活动开展情况、问题、建议,另在《桂棹国学社补遗》中论述)
标题“社团活动--学术与人文并重”,实际上不仅仅是对本届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本届工作的纠偏,是对下一届理事会在活动定位上的建议。
2014年百团招新,相比第二届仅十余人,第三届仅23人,本届招新70人(且除体院、美院外,各院系均有我社社员)的数量已相当可观,但这也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至少招来了两类人,一类是很纯粹的喜欢国学的学术大神,另一类则是古风控。当然,我说“至少”是因为还有像我和主页妞瑾同学这样的,介于学术与非学术之间的人(笑)。
这实际上造成了社内学术与人文的二元矛盾,从长远看,甚至可能在未来造成社团分裂的局面。对于我和严瑾这样的学术人文混合型的人,矛盾并不存在,但社里毕竟还是有纯粹的学术大神,如李淼、刘莎、张梦芹、杜嘉诚;也有很纯粹的古风控,如钟美琪。
李淼同学强调学术,正本清源,回归传统,这没有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希望;钟美琪同学站在趣味性、普及性角度,希望有更多的人文活动,这也没有错,我也从来不反对,甚至在最新修订的《壬辰改制(四稿)》中对人文(宣传)部的设定,就是为钟美琪量身打造的。
但我们在座的新一届理事会竞选者,以及日后看到这篇述职报告的后人,一定要认清一点:我们是国学社,不是古风社。国学社的根基恰在学术,人文类古风活动可以有,但不可能也不应该占据主流。
不过钟美琪同学也不要灰心,既然我们提出“学术与人文并重”的活动定位,自然不会排斥二者中的任何一个。人文类古风活动、趣味活动,你可以大胆去做,社里会支持。
综上,在活动定位上,我给下一届的建议是:学术与人文并重,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消除偏见,解决学术与人文的二元矛盾,从而减少社团分裂的倾向。
二、社团建制--从《壬辰改制(三稿)》到《(四稿)》
本届理事会与过往三届的最大不同及最大优势,或许就是壬辰改制。
2014年4月15日,我带着第四届理事会众部长与武大珞源国学社进行了首次深入的交流。其后我一直在思考并摸索社团架构的问题,于是有了壬辰改制。
2014年10月1日起试行的《壬辰改制(三稿)》中,核心决策组由社长、对外副社、对内副社三人构成,下设讲坛(外联)部、人文(宣传)部、学术(内联)部、财务(秘书)部这四大部门八个具体方向,自此初步建立了符合社团实际情况的组织架构。
总体而言,本届理事会试行壬辰改制,有社长一人副社两人,部长四人干事十六人,这与第三届仅有社长一人副社两人下无干事相比,已有很大改观。但本届理事会的运行也存在极大问题:部长基本是虚设,更多的时候是我直接和各部门的干事沟通、交流、分配任务,换言之第四届理事会干事,即将上任的第五届理事会部长,绝大多数都是我带出来的。
社长直接带干事,带所有部门的干事,这或许在任何社团中都是空前绝后的。这里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社长很累几乎所有事都要做,比如部门交流部门建设,但我相信下一届完全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为什么?本届理事会之所以会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本届部长都是从普通社员直接晋升而来,部门经验过少。而下届理事会部长绝大多数都经历了壬辰改制,得到了充分的部门训练,我相信他们可以做好部门交流、部门建设,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部长。
本届理事会的最大失误,也正是《壬辰改制(三稿)》的附属--小组制。小组制是国学社创社老前辈唐0睿学长的早年构想,过往三届一直未能施行。本届理事会尝试对全体社员进行兴趣分组,运行小组制,有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医易杂学、史学考据四小组。但很不幸,一年来实践表明,小组制改革基本失败了。所以在2014年6月1日换届后,将试行《壬辰改制(四稿)》,并取消小组制。
《壬辰改制(四稿)》是对《壬辰改制(三稿)》试行一年来的改进、总结。四稿与三稿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1.强调人文(宣传)部中人文方向的职责是:组织汉服活动,设计、开展学期创新活动(如广播剧、古风音乐大赛等),及其他各类非学术活动,致力形成轻松愉快的社内环境。
2.改学术(内联)部为学术(社刊)部,社刊方向负责社内各类文案工作,并负责筹办社刊。负责管理公共邮箱、百度网盘,定期整理社内各类资料(活动参与记录、理事会考核情况、社员获奖情况)。
3.改财务(秘书)部为财务(内联)部,内联部与原秘书处工作类似,同时将人文徒步交由内联部负责。
在社团建制方面,下一届理事会宜进一步探索并完善壬辰改制。
三、社团文化--多元开放,联合交流
回顾社史,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过往三届十分闭塞,基本未融入武汉高校国学圈,颇有“闭关锁社”之感。然而,一个有活力的社团必然是多元的,一个有生命的社团必然是开放的,基于此,第四届理事会的年度战略“联合、交流”顺大势而出。
联合什么,与谁联合?交流什么,与谁交流?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所谓联合,既包括校内联合,也包括校外联合:校内,主要是联合各兄弟院系学生会,各兄弟社团;校外,主要是联合武汉各高校国学社,以及人人网等长期合作合作伙伴。所谓交流,既包括社内交流,也包括社外交流:社内,主要是通过读书会、人文徒步等常规活动加强 ……此处隐藏5162个字……,还不能关起门来谈发展方向,作为市场的新进入者,我们在考虑特色定位时,还必须分析全国的图书市场格局、各类图书的市场前景。特色的定位到形成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修正的过程。2014年,我们还需要在新一届社党委班子的领导下把这一点当成重点来做。
2、营销观念有待加强,渠道建设迫在眉睫,发行回款周期需要尽量缩短。网点的建设要随着品种的丰富和品牌的确立同步推进。同时,应加强市场信息的反馈,以便进一步策划更多的好选题。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
1、在社领导新的施政方略下,结合自身特点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特色定位,明确选题方向,进一步优化选题结构,拓展稿源渠道,集中精力打造几个有影响的系列出来;
2、密切跟踪目标市场的变化和目标读者的特点,关注他们的热点、焦点话题,调动编辑的各种社会资源,策划和搜集选题,争取年内推出1—2本有一定影响的畅销书、2—3本有较长生命周期的长销书;
3、健全图书论证、市场调研机制,严格图书成本核算,以保证每一本图书的经济效益;
4、加强与强势媒体的互动,加大图书的宣传力度,对重点图书进行尝试性的炒作;
5、为强化出书特色,与一些有实力、有影响、选题相近的文化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品牌、开拓新市场;
6、参与发行,加强与发行部门的协作,提高我们的图书在二渠道市场的占有率,完善我社的图书营销网络;
7、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把每一个编辑都锻炼成既精通编辑、又懂出版和发行业务的“全能手”。
2014年,我室按照《关于在全国出版行业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并且有效地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本人和文室其他同志没有违规违纪行为。
第五篇:出版社社长述职报告
2014年,对民族出版社来说,是度过50年华诞后开始全面推进、重塑辉煌的第一年;2014年,对我来说,也是被聘为第四汉编室主任后第一个完整的工作年度。下面我把这一年多的工作和我的向和同志们作一汇报。
一、一年工作的回顾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1、根据我社“保民拓汉”的方针和社的具体指示精神,自主编辑策划了一批生活、励志、青春文学类选题,力争尽快打造汉四的出书特色,为全社调整图书结构做点贡献。
同时,我们的两个着力打造的系列也初具规模,一个是《生存智慧系列》,已经出到第十本;另一个是《探索与发现系列》,已经出版了三种,这些书各有特点,同时又互为补台,互相促进,在图书市场上已经小有影响。另外,我们的青春文学系列、财经类的直销经典文丛系列也正在初步形成之中。
2、身体力行,带头策划选题、审读书稿、策划营销,同时注重编辑队伍建设,力争尽快形成一支会策划、懂市场、文字精通、思维活跃的编辑队伍。
日常工作中我们加强了编辑队伍建设,在具体工作中锻炼队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提高。一方面,我们注重日常的业务培训,特别是自我培训,定期召开业务研讨会,没有专家就自己讲,每人讲一个自己熟悉的专题,半年下来,从选题、文字加工、出版印制、市场销售、出版流程到某一个领域的图书竞争格局、某一本畅销书的市场分析等等话题都出现在我们的研讨会上。每一个人在这种既有繁重的实践锻炼,又有实用的理论探讨中学习、积蓄、提高。
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参加所有只要能能参加的图书订货会、书市、书展,邀请一些文化公司、成功书商来座谈,介绍他们做畅销书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我们还每两周集体去书店做调研、在书店里现场开选题会。
我经常在部门会上说,现在苦点累点少拿一点,没有办法,我们既然选择了民族出版社,我们的命运就与出版社联系在了一起,大河水满小河才能满水。民族社做市场书需要我们自己创业,需要我们发掘民族社的优势。编辑本来就要耐得住寂寞,甘当垫脚石;而在我们室做市场书,还要耐得住清贫,当然不能甘心清贫,要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努力打下一片天空,干出一番名堂,要有信心通过我们的劳动致富,也象其他出版社一样在年终后拿到一个厚厚的红包。
3、加大市场策划的力度,密切关注图书的发行情况,协助发行部门尽快建立适合市场书销售的渠道体系。
现在策划编辑的名词很流行。我的理解,策划编辑的职能除了策划选题,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市场策划。
这个数字对别的出版社不高,但对我们来说,编辑和发行可以说都尽力了。我们与发行的配合也很好,选题论证时,我们充分尊重发行部的意见,我们还经常请发行人员参与我室的务虚会,主动了解重点图书的发行情况、回款情况、市场前景、重印时机,参与各种图书订货会,与各地的经销商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去年尝试了将部分图书的部分市场包出去的办法,在充分调查对方发行能力、资信能力的前提下,利用对方的渠道优势全面占有全国的市场。这对我们去年的图书发行也大有帮助。
二、工作和存在的不足
工作一年多,我的体会很多,也很复杂。
首先,我的体会是民族社潜力巨大。
其次,是全社求发展、盼发展、千方百计想发展的气氛很浓。这两点足够让人兴奋。现在又正值我社新班子上任的契机,大家翘首以盼新班子的施政纲领出台,企盼民族出版社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认为我们汉四走市场的路子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体会的第二点,就是在大环境更加好转的同时,我们自身却存在一些问题。
2、营销观念有待加强,渠道建设迫在眉睫,发行回款周期需要尽量缩短。网点的建设要随着品种的丰富和品牌的确立同步推进。同时,应加强市场信息的反馈,以便进一步策划更多的好选题。
三、明年的工作思路
1、在社领导新的施政方略下,结合自身特点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特色定位,明确选题方向,进一步优化选题结构,拓展稿源渠道,集中精力打造几个有影响的系列出来;
3、健全图书论证、市场调研机制,严格图书成本核算,以保证每一本图书的经济效益;
4、加强与强势媒体的互动,加大图书的宣传力度,对重点图书进行尝试性的炒作;
5、为强化出书特色,与一些有实力、有影响、选题相近的文化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品牌、开拓新市场;
6、参与发行,加强与发行部门的协作,提高我们的图书在二渠道市场的占有率,完善我社的图书营销网络;
7、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把每一个编辑都锻炼成既精通编辑、又懂出版和发行业务的“全能手”。
2014年,我室按照《关于在全国出版行业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认真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并且有效地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