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2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观后感600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北京时间的2月20日晚间,在鸟巢体育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感受到了北京冬奥会的魅力和风采,如今北京冬奥完美闭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观后感600字,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观后感600字1
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样子都很帅!我的梦想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争取有一天也能够站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河北省涞源县第一小学五年级学生李思涵说话时,会习惯性地背着手,这是她练习短道速滑时的姿势。这位小选手俨然已经有了“短道速滑名将”的风范。
得益于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大力推广,李思涵和同学们从小就在学校里接触到了滑冰,并逐渐爱上了冰雪运动。后来,她也多次在省级、市级比赛中获得冠军。
中国在申办之初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庄严承诺已经实现,这将是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遗产成果。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一届从筹办之初就全面规划管理奥运遗产的奥运会,在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七大领域创造形成了丰厚的冬奥遗产。
付妍是中国冬奥滑雪医疗保障队的一员,也是中国第一代滑雪医生。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滑雪医生,除了要有近乎专业的滑雪技能外,还要有在极端条件下施展救治的能力。
为了能最短时间完成气管插管这个技术,付妍在假人身上不断尝试,从最开始的30秒到20秒再到10秒,现在甚至更快。
为了确保北京冬奥会竞赛工作顺利开展,本届冬奥会共有1879名国内技术官员参与到竞赛组织工作中。
“他们参与北京冬奥会竞赛工作,并从中得到锻炼、积累经验,让中国冬季运动发展有了更多的技术力量,对中国冬季运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杨树安说。
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北京积极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冬奥遗产本身也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产的再利用。
国家体育场“鸟巢”承担双奥开闭幕式,“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实现“水冰转换”,夏奥会场馆国家体育馆变身冰球馆,即使是全新建设的北京冬奥村和主媒体中心,也都是采用2008年提前预留的场地,赛后利用计划早已贯穿场馆建设始终……
北京冬奥会场馆的利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功能上进行拓展,充分考虑场馆赛后全民运动的普及提高功能,突出群众参与等元素。
跨越百年的首钢园区,就是一处鲜活的“双奥”遗产。从1919年建厂,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搬迁,再到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点和首钢滑雪大跳台所在地,成为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多次称赞,首钢园区必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新典范。
奥运遗产不仅是有形的,更重要的是无形的遗产。北京冬奥会的各个环节无不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向世界展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古老历法“二十四节气”巧妙地与开幕式倒计时环节相结合,崇礼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化身冰雪长城,中国冰舞组合王诗玥/柳鑫宇身着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的比赛服惊艳冰场……
“谷爱凌、高亭宇、肖恩·怀特等运动员在赛场上带来的正能量,也将是重要的奥运遗产之一,能够对年轻一代起到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主任克里斯托夫·杜比说。
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观后感600字2
随着国家体育场“鸟巢”内的“大雪花”火炬台中央圣火缓缓熄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个如期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正式落幕。共有91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运动员参赛的北京冬奥会划上圆满的句号,标志着中国交出了防疫和办赛的双重完美答卷。
在全球抗疫的艰难时刻,中国以冬奥之名,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再次提供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次贡献中国力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致辞上赞叹:“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我们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大国。”
这是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在全球新冠疫情依然肆虐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组织者执行严格的闭环管理等防疫措施,为全世界运动员提供了热情接待,并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从场馆设施、冬奥村到闭环内的安全状况,都得到了运动员们的“花式称赞”。对此,巴赫也给予高度评价:“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如此闪耀,得益于中国人民为我们出色地搭建了安全的奥运舞台……我们之所以能有如此难忘的经历,都要归功于我们热情好客的东道主——全体中国人民!”
这是一届极致演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的盛会。赛场上,许多运动员克服自身伤病和其他诸多困难,勇于超越自己;赛场下,他们也不忘为对手出色的表现而加油鼓掌。美国空中技巧名将考德威尔落地失误痛失冠军,第一时间上前拥抱祝贺终于圆梦的徐梦桃;谷爱凌拿到个人首枚奥运金牌后,和铜牌得主玛蒂尔德一同前去安慰获得银牌的苔丝;这些故事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奥运精神,巴赫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力争取得最佳成绩。但你们也希望竞争对手取得最佳成绩,并为他们加油。我们为此深受感动。”
这是一届改变全球冬季运动格局的盛会。本届冬奥会上,中国斩获9金4银2铜首次进入金牌榜前三,创造了冬奥会历史最佳战绩。从苏翊鸣到谷爱凌,朝气蓬勃的冬季体育明星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而他们也成为中国迈向冰雪大国、体育强国道路上鲜明的注脚。在筹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提前兑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庄严承诺,参与冰雪运动总人数已达3.46亿人。“目前,中国已有三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冰雪运动员取得了巨大成功,确立了冬奥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巴赫说。
从北京奥运会到北京冬奥会,从“无与伦比”再到“真正无与伦比”,穿越历史风云,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历久弥新。
闭幕不是奥林匹克的终点,而是全世界再一次团结的起点。让我们以奥林匹克之名,著青春友谊华章,继续携手奋进,一起向未来!
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观后感600字3
当大雪花火炬渐渐熄灭,北京冬奥盛会徐徐落幕。各国和各地区运动员在这里追求卓越、友谊、尊重,他们在赛场上奋进、不屈,赛场下欢聚、分享。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被生动演绎,这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更重要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地区冲突依然不断的当下,人类需要更加团结和更多的勇气去面对、战胜这些困难,奥林匹克给了人类这样的力量。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今晚在宣布北京冬奥会闭幕时所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最佳状态,你们也希望你们的竞争对手能取得最佳成绩,我们为此深受感动。你们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相互拥抱,即使你们的国家有冲突或分歧。你们克服了这些分歧,表明在这个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我们都是平等的——无论我们长什么样,来自哪里,或者我们信仰不同,奥运会的这种团结力量比想要分裂我们的力量更强大。”
奥林匹克因体育给人以力量和感动,它的价值早已超出了体育,北京冬奥会的如期如约成功举办,更是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一盏明灯。巴赫今晚称赞,“奥林匹克精神之所以如此闪耀,是因为中国人民以如此出色的方式、以一种安全的方式搭建了舞台。”他给北京冬奥会作出了至高的评价——无与伦比(truly exceptional)。
巴赫向中国表示感谢,还特意向志愿者致谢,“你们用微笑的眼睛温暖了我们的心,你们的善意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在闭幕式上,依然设置了“向志愿者致敬”环节。不得不说的是,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奥林匹克贡献的一个重要遗产。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奥运历史创造了“向志愿者致敬”环节,并从此成为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传统。这一历史背景,为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向志愿者致敬”赋予了更浓的情感和更特殊的色彩。这一环节今晚在鸟巢重现,再次体现了“双奥北京”的特点。
今晚,当奥林匹克会旗从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手中转交给巴赫,再由巴赫转交到米兰市市长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长手上,冬奥会将进入米兰周期。今天早些时候,国际奥委会委员、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组委主席兼意大利奥委会主席乔瓦尼·马拉戈直言,2022冬奥会如果不是中国举办,很可能就无法举办。
短短16天,北京冬奥会不仅留下了无数令人难忘的瞬间,更为中国和世界留下了无尽遗产。北京作为全球第一座“双奥之城”将载入人类历史;北京冬奥会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方面堪称表率;中国实现了3亿人参与冰雪,真正步入了冰雪运动国家行列。疫情之下,北京冬奥会是第一个如期举行的奥运盛会,成为人类为了共同未来而团结起来的非凡典范。
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观后感600字4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首次来到主媒体新闻中心参加新闻发布会。会议刚开始,巴赫就分享了北京冬奥会给他留下的一些难忘瞬间。
2月5日的冰壶混双比赛中,中国组合范苏圆/凌智输给了美国队,但胜负并不是这场比赛的一切。
赛后,两人赠送给两名美国选手一组“冰墩墩”纪念徽章。这一友好举动令美国选手颇为感动。美国冰壶队特意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中国同行展示了绝佳的体育精神”。
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日本选手岩渕丽乐手臂受伤,只能带伤完成了最后一跳。当她在赛场摔倒时,所有的女孩都跑过来与她拥抱,安慰她,鼓励她。
巴赫说:“运动员们在北京冬奥会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奥林匹克精神,我从未在往届的冬奥会中感受到这一点。”
巴赫讲的这些例子,不仅感动了他,也感动了全世界。
2月14日,当中国选手徐梦桃拿下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时,刚刚完成最后一跳的美国选手阿什利·考德威尔跑过来和她拥抱在一起;同一天,在花样滑冰冰舞比赛结束后,美国组合凯特琳/让·吕克·贝克和中国组合柳鑫宇/王诗玥老友重逢,紧紧相拥;2月16日,在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决赛中,获得铜牌的俄罗斯奥委会选手伊利亚·布罗夫,激动地抱住了获得银牌的乌克兰选手亚历山大·阿布拉缅科……
这样的拥抱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跨越了国界,跨越了将人与人隔开的那些东西,诠释了什么是“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冬奥会就像是搭在各国之间的一座桥,一座和平之桥、友谊之桥、团结之桥。在分化与误解侵蚀世界的形势下,这样的一座桥弥足珍贵。
国际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的暴发更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在持续的疫情面前,有人选择自我封闭,“自扫门前雪”,有人肆意“甩锅”,将责任推之他人。但更多的人选择开放,选择合作,选择相信彼此。体育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迫切需要一个展现团结的机会。
北京冬奥会成为疫情以来全球首个安全、如期举办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这也说明,在疫情面前,人们仍然有能力掌握生活的主动权,仍然可以消除隔阂走到一起。
“我们都需要爱,大家都把手牵起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一起来,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不仅展示了我们应该携手向未来,还描绘了未来的方向。
北京冬奥会充分发挥“中国智慧”,将“绿色办奥”作为四大办奥理念之一,把节能减排贯穿于筹办冬奥会的始终。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通过将张家口的风能、太阳能转化为电力,北京冬奥场馆实现了100%使用绿色电力。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首都体育馆等4个场馆,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界直冷制冰技术,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可实现节能20%以上……
得益于这些措施,北京冬奥会成为首届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为全球减排树立了典范。
除了绿色,北京冬奥会的另外三个办奥理念共享、开放、廉洁,同样是国际社会在未来需要去坚持和追寻的目标。
以团结面对困难,以信心和力量克服困难,以中国智慧为未来做贡献,这是北京冬奥会带给世界的启示,也是世人关注北京冬奥会、为冬奥会点赞的原因所在。
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观后感600字5
北京2022年冬奥会落下帷幕。中国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精彩纷呈的冰雪运动盛会。精彩纷呈的赛事,周密细致的保障,安全高效的疫情防控,热情洋溢的服务……北京冬奥会的一切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届冬奥会是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之后举办的首届冬奥会。近3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儿齐聚五环旗帜下,顽强拼搏、超越自我,让“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加熠熠生辉。
北京冬奥会为运动员提供了绝佳的竞技舞台。欢乐不仅属于那些打破纪录、夺得奖牌的选手,更多的运动员尽情享受比赛的过程,为梦想全力以赴。
50岁的德国老将克劳迪娅·佩希施泰因,在北京开启自己的第8次冬奥之旅。即便无缘奖牌,但她依然欣喜:“北京(冬奥会)的体验会让我终生难忘。这段经历比我所有的奖牌加起来都更重要。”
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首次亮相冬奥会舞台。高山滑雪选手理查德森维阿诺是该国参加冬奥会的“第一人”。“我知道自己的实力距离优秀选手还有很远距离,但在这样完美的场地顺利完成比赛,我非常开心。我为祖国人民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也能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他说。
从收视率创历史纪录到昔日的“冷门”冰雪项目火出圈外,再到吉祥物“冰墩墩”成为“顶流”般的存在,处处昭示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
中国热情迎接八方来客,更彰显出自信从容的待客之道。
赛事服务人员和志愿者们辛勤汗水的浇筑,成就出如此精彩的一届冬奥会。
在饮食、住宿、出行多个方面,冬奥村被打造成为运动员们“温馨的家”。当冬奥盛会与中国春节相遇,不仅让世界各地的朋友体验了中国年味,还蕴含着中国人民对他们的深切祝福。
北京冬奥会展现了中国组织国际大型赛事的专业水平,兑现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承诺。
多国运动员都表示,在保证防疫安全和给予运动员关爱之间,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很好的平衡。
“北京冬奥会期间的防疫工作做得很到位,让人感到安全放心。”瑞典冰壶运动员奥斯卡·埃里克松说。
1.8万余名冬奥会赛事志愿者们,就像一朵朵热情洋溢的“小雪花”,在各自岗位上展现开放阳光向上的风采。
一身“天霁蓝”,一颗火热心;用微笑传递善意,用坚守践行担当。他们的笑容,也感动了世界。日本《体育报知》的记者林直史告诉记者:“中国志愿者们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周到的服务让我感到非常温暖。”
从零重力体验床到智能送餐,一系列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让运动员们在紧张的比赛之余身心得以放松;运动员打开礼物包,各式别致的徽章和小礼物展现出“中国风”,传递出坚定的文化自信……
为梦想,千里行,再会在北京。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是新时代中国谱写出的奥林匹克历史的又一曲华美乐章,是属于中国、更是属于全世界的奥林匹克冰雪荣耀。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2022无与伦比的北京冬奥会观后感600字范文。